新华社12月9日推出第九期“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邀请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赵成峰,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杨枿,北京商务中心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黛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同台共话,并结合新华社记者近日参加“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见闻,围绕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发展动能进行深入探讨。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挑战,我国推出一揽子政策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力实施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赵成峰表示,从制造业投资看,今年以来从始至终保持较快增长。1至10月制造业投资提高9.3%,其中,消费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等领域投资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从基础设施投资看,投资增速有所加快。1至10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比1至9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在2023年增发国债、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等政策支撑下,水利管理业投资提高37.9%,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消费市场也在发生积极变化。10月份,我们国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增速比上月加快了1.6个百分点;1至10月,同比增长3.5%,增速比1至9月加快0.2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更受青睐。杨枿介绍,今年1至10月,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前三季度服务消费占整个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47%,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记者在调研中感受到,各地各部门正积极行动,聚焦关键领域,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提振投资信心,更多有效投资正加速落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消费来看,一揽子增量政策进一步发力显效,增加消费供给、改善消费条件、优化消费环境。
一系列惠民生举措为消费市场回暖提供助力。从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细则》,到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政策持续上新,消费活力不断释放。
今年11月,商务部会同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等五个城市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这五个城市因地制宜追“新”逐潮,积极开拓消费新场景、新模式和新业态。
杨枿说,活动开启以来,5个城市聚焦精品首发、精品购物、精品美食、精品旅游、精品展演,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推出了发放消费券等不少惠民举措。“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11月上中旬,5个城市商品消费额同比增长6%左右,餐饮的消费额同比增长10%以上。”他说。
当前,各地推进首发经济的热情非常高。陈丽芬说,首发经济主要是指企业推出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包括开设首店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称。创新性、引领性和潮流性是首发经济创造消费、创造需求、激发新动能的“秘钥”。
在很多城市,一个个老旧小区、老街区、老厂区,通过更新改造,逐步成为宜居、宜业、宜游“近悦远来”之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养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消费增长具有较大的潜力。这些领域也是下一步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重点。”赵成峰说。
在陈黛看来,扩内需可以在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上拓展新空间,以推动整体“1+12”的良性循环。“以需求牵引供给,以供给创造需求,持续打开经济稳步的增长的新空间。”
她举例介绍,朝阳区从2019年开始改造亮马河河道,通过政府投资撬动社会投资,打造了18公里滨水绿道,串起了“1河2湖24桥18景”,成为热门打卡地。城市投资激发消费活力,联动三里屯、燕莎、蓝色港湾等商圈,以活动带动全域,实现商业和市场价值的重塑。去年亮马河周边商业收入约40亿元、增长37%。
陈丽芬建议,要丰富农村消费供给,推动农村消费升级,鼓励生产者生产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产品。同时,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以城带乡的县域消费网络,提升县城综合商业的服务能力及辐射带动能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质效并重,逐渐完备投资政策工具,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更好地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赵成峰说。
杨枿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落细,让更多消费者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举办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各类活动;积极推动首发经济,全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多措并举改善消费条件,在城市,要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动步行街、商圈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提升城市消费能级;在乡村,将深化县域商业建设三年行动,实施农村电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让农村居民消费更加便利。
不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形成投资和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国内大循环将慢慢地加强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国内需求将焕发更大活力,为中国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